久久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久久小说网 > 从长征开始我李云龙的铁血征途 > 第118章:定西会议(三)

第118章:定西会议(三)

李云龙目光沉稳地转向卫生处的王芳,语气坚定而富有远见地说道:“第一,必须大力加强医疗队伍的建设。要优先吸纳那些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同志,尤其要多招录有实际行医经验的医生。

同时,在日常工作中要常态化组织学习培训,提升整体专业水平。

这方面,我也会亲自协助,帮你们搜集一批实用的医学书籍和先进的医疗器械,打牢基础。”

他稍作停顿,继续道:“第二,要充分利用各县己有的医疗站点,广泛开展‘免费义诊’活动。

这不仅是一次对医护人员实战能力的锤炼,更是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。

通过这样的行动,我们能够进一步密切军民关系,真正践行‘人民的医务工作者、人民的子弟兵’这一庄严承诺。”

“第三,”李云龙语气加重,“你们卫生处必须着手建立自己的医学研究所。

不仅要研究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,还要自主研制药品,尽快筹建制药厂。

比如碘酒、纱布等战地急需物资,必须实现自给自足。

可以充分挖掘本地中药材资源,开发出适用于战场和民间的中成药剂,治疗感冒、痢疾、外伤等常见病症——这些工作,刻不容缓!”

最后,他微微一笑,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:“第西,你们医院女同志多,不少人都能歌善舞、才艺出众。要积极推荐优秀人才加入文工团,丰富部队文化生活。这也是政治任务的一部分,务必认真对待。”

王芳霍然起立,声音清亮而坚定:“是!大队长,我保证圆满完成各项任务!”

李云龙满意地点了点头,环视全场干部,神情重新变得严肃:“今天,我对各营、各部门都明确了近期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。大家回去后务必抓紧落实,争分夺秒。

我们的休整时间极为有限,绝不能有丝毫懈怠。除了推进各项工作,部队训练也不能放松,必须巩固前期轮训成果,保持战斗力始终处于高位。”

他顿了顿:“接下来的具体作战部署,将根据形势发展另行通知。现在,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,欢迎政委赵刚同志为大家讲话。”

在众人注目下,赵刚缓缓起身,目光扫过每一位在场的指挥员,声音沉稳有力:“刚才,大队长己经全面部署了下一阶段的任务安排,我在这里不再重复赘述。我想重点强调几点关于政治思想工作的内容。”

“其一,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。此次我们批准了一批新党员和预备党员,这是组织力量的重要补充。

各营教导员会后要第一时间带回文件,并在全营大会上公开宣布名单,增强仪式感与荣誉感,激励广大战士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”

“其二,各部队返回驻地后,要广泛组织开展‘义务劳动’。帮助群众修缮房屋、清理水渠、收割庄稼;主动关心孤寡老人、残障群众的生活困难。

用实际行动诠释‘人民军队为人民’的根本宗旨,真正做到军民鱼水情深、心手相连。”

“其三,对于在前几次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,我们要妥善安置遗体,尽可能迁葬至本县新建的烈士陵园。

让英魂得以安息,也让他们的事迹被人民铭记、敬仰,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丰碑。”

“其西,”赵刚语气转为激昂,“在近期战斗中表现突出、获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,请会后到政治处领取获奖名单及奖章奖品。

由于部队分布较广,大队部无法统一举办表彰大会,但你们必须在各自单位隆重召开表彰仪式——场面要热闹、氛围要热烈!要把奖章亲手戴在英雄胸前,让每一名战士都感受到荣誉的光芒,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!”

他收住话音,微笑着总结道:“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。散会后,请全体同志前往食堂参加会餐,共叙战友情谊。”

就在赵刚讲话之际,李云龙悄然打开了脑海中的系统面板。上次为筹建兵工厂,他兑换了大量技术书籍与机床,共计消耗积分35,350点,目前账户尚余292,550积分。

此刻,他决定将部分资源倾斜至卫生系统建设。

经过慎重筛选,他陆续兑换了《外科学各论》《民众医药指导丛书》《医药顾问大全》《单方大会》,以及利用染料“百浪多息”合成磺胺类药物的关键工艺资料。

他曾动念兑换《赤脚医生守则》,但系统提示该书出版于1969年,时间线严重超前,不符合规则,只得作罢。

最终,他又追加兑换了数套现代化手术器械与基础实验设备,总计花费21,500积分。系统界面更新显示:剩余积分271,050点。

会议结束后,独立大队组织了一场热气腾腾的集体会餐。

战友们围坐在一起,推杯换盏,畅谈别后经历,或调侃趣事,或倾诉心声,欢声笑语此起彼伏。

这场聚餐不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,更深深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与归属感。

李云龙自然成了全场瞩目的焦点,也成为大家争相敬酒的对象。

他心情格外舒畅——这是他穿越以来,第一次如此彻底地放下重担,尽情享受战友间的温情与豪情。

推杯换盏间,豪饮不断,最终酩酊大醉。正所谓:心宽似海,笑逐颜开;酒逢知己,醉得最快。

一夜狂欢落幕,翌日清晨,阳光洒满营地。分别的时刻悄然来临,战友们互道珍重,握手拥抱,眼中闪烁着不舍与坚定。他们再度踏上各自的征程,奔赴前线,肩负使命。

这一次,李云龙没有去送行。他破天荒地睡了个懒觉,躺在温暖的床铺上,望着斑驳的屋顶,思绪如潮翻涌。

他在深思下一步的战略布局——如何抓住当前尚未与国民党达成和平协议的窗口期,迅速扩张根据地,抢占战略要地,打破未来可能面临的封锁与围困。

他的目光渐渐凝重,心中反复权衡:

“兰州到底要不要拿下?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