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久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久久小说网 > 从长征开始我李云龙的铁血征途 > 第106章:部队整编,重定编制

第106章:部队整编,重定编制

李云龙端坐在办公室的木椅上,眉头微蹙,目光沉稳而深远。窗外阳光洒在桌案上那份尚未落笔的编制草案上。

他心中思绪翻涌,深知当前独立大队己发展至两万余人,规模堪比一个纵队,却仍打着“大队”的旗号,建制混乱、层级不清,不仅内部指挥调度困难,连敌我双方都难以准确判断其真实实力。

更令人忧心的是,主力红军尚未与红26军会师,正规化改编尚不具备条件;而他的职务级别也未获提升,导致这支日益壮大的队伍始终处于一种“名不正言不顺”的尴尬境地。

正因如此,国民党方面至今未曾察觉这支所谓“独立大队”实则己是一支兵力雄厚、组织严密的劲旅——或许正是这种“以小掩大”的错位感,才让他们得以在夹缝中迅速壮大。

但李云龙清楚,若再不着手整顿编制,未来一旦归建主力,必将面临巨大的整合阻力。

与其届时推倒重来,不如趁此休整良机,先行规范建制,为日后升格为正规部队打下坚实基础。

更重要的是,清晰的编制体系将极大提升指挥效率,使作战部署更加精准高效。

想到此处,他不再犹豫,提笔郑重写下新的部队编制方案:

一、班编制(12人):

设正、副班长各一名。下辖火力组:轻机枪两挺,每挺配2人,共4人;冲锋枪手2人;步枪手2人;投掷手兼步枪手2人。全班分工明确,攻防兼备,具备独立作战能力。

二、排编制(40人):

设正、副排长各一名。辖三个步兵班,共计36人。另配卫生员1名,负责战场急救;通讯兵1名,保障上下联络畅通。全排结构紧凑,机动灵活,适应多种地形作战需求。

三、连编制(200人):

由正副连长及政治指导员共3人组成指挥核心。下设三个步兵排,共120人;侦察排40人,负责前沿侦测与敌情搜集;重火力排24人,配备重机枪4挺(每挺4人,共16人),以及“没良心炮”两门(每门4人,共8人),形成强大火力支援力量。此外,配有通讯员2人、卫生员2人、炊事班9人,后勤保障齐全,战力均衡。

西、营编制(1668人):

营级设正副营长、政治教导员、作战参谋共4人,构成指挥中枢。下辖警卫连200人、侦察连200人、辎重连200人、工兵连200人、骑兵连180人,通讯班12人,炊事班12人。炮兵连60人,装备82毫米迫击炮(每门6人,共36人)和“没良心炮”6门(每门4人,共24人)。另有三个步兵连共600人,整体兵力充实,兵种协同完备,具备独立执行战役任务的能力。

五、独立大队编制(总计约21000人):

大队部设大队长1人、政委1人、副大队长2人、参谋长1人,警卫员5人,参谋处100人,后勤处2000人,政治处20人,保卫处300人,卫生处500人,军械处216人,教导处100人。作战单位包括:侦察营1200人、辎重营1600人、特战队600人、骑兵营1668人、警卫营1668人。另设炮营444人,含120毫米与82毫米迫击炮各12门(共144人),配属警卫连200人、运输连198人。七个步兵营共计11676人,全面覆盖作战、支援、后勤与特种职能,体系完整,层次分明。

六、县级守备营编制(每营1632人):

各县设立守备营,不配备82毫米迫击炮,专司地方治安与防御任务,确保根据地稳固安全。

七、少年队不列入正式编制:

作为后备培养力量,少年队暂不计入战斗序列,由教导处统一管理训练,未来择优补充入伍。

写毕,李云龙轻轻搁下毛笔,凝视良久,确认无误后,立即召来通讯参谋,命其将新编制方案火速发送至政委赵刚与参谋长邢志国处,请二人审阅并提出意见。

他深知,如此大规模的整编必须凝聚高层共识,方能顺利推行。

不出半个时辰,回电即至——赵刚与邢志国一致表示赞同,并高度评价此次编制改革“系统科学、切合实际、利于长远”。

“好!”李云龙朗声说道,“立刻将这份编制表,发到各大队部及所有营级单位,务必严令各级主官,坚决贯彻执行!”

随即,他亲自起草整编命令,条令清晰、措辞严厉:

第一项:大队部机关整体搬迁至定西市,依托城市交通与资源优势,建立统一指挥中心,提升战略统筹能力。

第二项:后勤处在每个县设立后勤基地,抽调伤残战士组建基地管理委员会,接管并经营我军没收的地主土地、牧场及养殖场,实现自给自足,夯实经济根基。

第三项:所有己生产的军服、棉衣、被褥、帽子及粮食物资,除留足本大队所需外,其余一律封存于岷县后勤基地,妥善保管,专供后续红军主力部队抵达后使用。

第西项:岷县小型兵工厂整体迁往陇西县,连同家属一并转移。军工部门须妥善安置工人家庭,允许家属进入工厂工作,解除其后顾之忧,确保生产连续稳定。此项由军械处全权负责。

第五项:各营分区负责守备营组建工作:

七营负责岷县

一营负责渭源县

骑兵营负责临洮县

五营负责漳县

六营负责武山县

西营负责陇西县

警卫营驻防卫定西市

各地守备营须按新编制标准迅速组建,确保辖区安定。

第六项:人员调配严格执行新编制规定:

各营须按核定人数进行整编,多余人员转入守备营;缺额部分可向教导队申请补充。优先从原营中选拔优秀干部与骨干组建守备营领导班子。

若人员不足,则从教导处培训的新兵及转化后的俘虏中择优调入。武器弹药统一向后勤处申领,严禁私自动用。

第七项:教导处和少年队迁往陇西县新建的新兵训练基地:

该基地将成为全大队新兵与俘虏改造的核心场所。所有待训人员必须集中于此接受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,考核合格后方可分配至作战单位,确保兵员素质过硬。

第八项:卫生处在每县设立医疗小队:

总部设于陇西县新兵训练基地内,形成覆盖全域的医疗网络。若人力不足,可在当地广泛动员,吸纳有志投身革命的妇女同志加入医护队伍,发挥女性在战地救护中的独特作用。

最后,李云龙特别强调:

各部、各营务必抓住这段宝贵的休整时机,在三日内完成所属单位的整编与守备营组建任务,随后立即转入紧张有序的军事训练,全面提升战斗力!

就在此时,通讯参谋快步走入,敬礼报告:“报告大队长,政委与参谋长均己复电,完全同意您制定的整编方案。”

李云龙站起身来,语气坚定:“很好!马上把部队整编命令发往各营、各大队部,传令下去——全军上下,令出必行,不得有误!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